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,导致骨骼肌萎缩,容易出现压疮、深静脉血栓及运动耐力下降等现象,且预后极差。除了药物治疗外,康复治疗也是心脏康复的有效方法。
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(或)血管紧张素受体拮剂(ACEI/ARB)、β受体阻滞剂、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广泛应用。
1. 利尿剂:利尿剂是通过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的重吸收,控制水钠潴留,达到降低颈静脉压,减轻肺淤血、腹水、外周水肿和体质量,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目的。
2. ACEI:ACEI对于心衰的治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,是慢性心衰治疗的首选药物,
3. β受体阻滞剂:长期持续性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和刺激,CHF患者的心肌β1 受体下调和功能受损,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β1 受体上调,恢复其正常功能。
(一)运动康复
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为运动能力减低,传统的卧床疗法主张限制患者体力活动,以减轻循环负荷,但结果却导致患者运动能力减退、致残,生活质量下降。近年来,很多证据显示运动训练在CHF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。运动锻炼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功能状态,运动康复治疗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,有目的、有规律地进行康复运动,可以提高CHF患者运动耐力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还有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及心理上的恐惧和压抑、增强自信的作用,是一种安全、有效、经济的康复治疗方法。
1. 康复运动的评估方法
进行运动康复前,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的稳定性和运动康复的安全性的评估,有心肺运动试验、6min步行试验和气体代谢运动试验。心肺试验即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心电图、血压及气体代谢数参数的监测,以客观的评价患者的心肺功能,在客观定量功能评估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处方。
2. 运动处方
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要有个性化,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,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的种类、强度和训练时间。
运动种类分耐力训练、弹力运动、阻力运动,耐力训练能最大程度地增加患者的最大耗氧量,改善心肺功能,阻力运动指运动过程中重复应用低中度阻力,是有氧运动的有效补充。阻力运动可以扩大动脉管径,减小动脉管壁厚度,还可以直接改善患者骨骼肌超声结构的异常及神经-肌肉功能。
有氧运动是CHF患者运动康复的主要形式,包括慢跑、游泳、脚踏车、上下楼梯等,运动时间为30-60分钟,热身时间通常为10-15分钟,真正运动时间为20-30分钟,然后进行放松运动,每周进行3-5次运动训练。运动强度以最大耗氧量来衡量,实际工作中常用峰值摄氧量代替,而患者自己可以根据Borg评分表明确自己的主观感受,决定是否继续运动。
有氧运动模式有连续有氧运动和间歇有氧运动,连续有氧运动为热身运动—运动—理运动,运动阶段平稳,间歇有氧运动是热身运动—运动—整理运动,运动阶段是休息和运动交替进行。间歇有氧运动强度有高低之分,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。
运动康复尤其是有氧运动是CHF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,对于稳定的CHF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,进行早期运动康复治疗,能显著改善患者运动耐力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案。在运动治疗过程中,要注意与患者沟通,让患者了解运动康复的益处,督促患者进行规律的运动训练,学会自我调节。
(二)心理干预
慢性心力衰竭病期较长,且预后差,需要长期服药,给患者的来极大痛苦,患者容易产生抑郁、焦虑等心理。这些负面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影响,在心衰的恶化中发挥重要作用,所以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,对有心理障碍的CHF患者进行恰当的干预,给予药物或者心理干预治疗。
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状态,是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各种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的最终结果,通常是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所致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治疗是心脏康复的一大进展,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,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,减少患者痛苦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运动康复治疗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采用,从而使患者最大获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