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冬季饮食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呢?按照中医理论,冬季养生饮食上应遵循“秋冬养阴”、“养肾防寒”、“元忧平阳”的原则,饮食以滋阴潜阳、增加热量为主。
寒气内应肾。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,是人体的“先天之本”。冬季,人体阳气内敛,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。此时,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,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,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。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,注意热量的补充,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,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。狗肉、羊肉、鹅肉、鸭肉、大豆、核桃、栗子、木耳、芝麻、红薯、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。
黏硬、生冷的食物多属阴,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。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,进入肠胃后,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;食物过寒,容易刺激脾胃血管,使血流不畅,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,有损人体健康,因此,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。
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,肾气会更旺,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,使心脏力量减弱,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在冬天里,要少食用咸味食品,以防肾水过旺;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脏,增强肾脏功能,常用食物如:槟榔、橘子、猪肝、羊肝、大头菜、莴苣、醋、茶等。
冬季作息时间应“早睡晚起”,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。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,保持温热的身体,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。待日出再起床,就能躲避严寒,求其温暖。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。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,氧气会越来越少,时间一长,空气变得混浊不堪。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,就会感到胸闷、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、出虚汗,第二天会感到疲劳。
除了遵循以上这些原则,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、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赵霖教授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食疗方法。原来,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才最养人,惊醒了亿万人!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,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。”人要健康,就一定要吃五谷,五谷是养命的;五果是帮助消化的;五畜起到补益的作用。
中国自古以来就说“得谷者昌,失谷者亡,食五谷治百病”。可以说,拒绝五谷杂粮就是没病找病。
五谷杂粮中,小米味甘、咸,性凉,能益脾胃,养肾气,除烦热,利小便,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。
而小米熬粥也一直有“黄金粥”的美称,对于体弱多病,气血不足,脾胃虚弱的老人十分有益。难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 姜良铎直言:“小米最养人。”
土豆中的钾含量最为丰富,每100克土豆含钾502毫克,是少有的高钾蔬菜。专家说到:
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,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,常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,易导致体内钾的丢失,导致低钾倾向。
因此,常吃土豆既可补充钾,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及矿物质、维生素。
相比于各种降压药,其实一日三餐中多用点莴笋就能有效达到饮食控压的目的。莴笋的含钾量较高,有利于促进排尿,减少心房的压力,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。
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吴笛说:
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除了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外,在日常饮食上,可多吃具有降压、护心脏功效的时令蔬菜,莴笋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根据日本东京大学一项关于食物对胆固醇影响的实验研究,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130种食物的10倍,可以成为胆固醇克星。所以,每天早晚两片红薯,对胆固醇的降低很有好处。
李时珍曾说过,“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”、“红薯能补中和血,暖胃,肥五脏,充粮食延年益寿”,红薯的好处古来有之。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 赵霖嘱咐道:
红薯不宜生吃,因为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,淀粉难以消化;二是红薯含“气化酶”,食之过多,会出现腹胀、烧心、打嗝等不适。
因此一定要蒸煮或烤熟,最好与玉米搭配,这样食之甘爽,保健益寿。
日常饮食中也有能降低血脂的好东西,冻豆腐就是特别好的一种食物。冻豆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,可降低胆固醇。
冻豆腐的孔隙可以吸附油脂,有一定的清洁肠胃的作用。但冻豆腐最好在清汤中涮煮,否则它也会吸附汤中的油脂,反而不利健康。痛风急性期不可以食用。